ZWZ
百科名片
瓦軸集團始建于1938年,旗下產品為“ZWZ”是中國軸承工業的發祥地,新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在這里誕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軸承企業。
ZWZ介紹:
瓦軸集團的主導產品是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汽車車輛軸承、軍事裝備軸承等,主導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均在20%以上。在設計、制造、試驗檢測三大技術平臺和制造水平均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企業已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國家級試驗室,技術中心在軸承行業排名第一,試驗室檢測報告可與國際16個國家23個組織機構互為承認檢測結果,15000多種軸承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每天誕生2種新產品的速度在擴大國內外配套領域。公司先后通過ISO9000、ISO14001、QS9000和ISO/TS16949等國際管理體系認證,并全面為客戶提供“十項增值服務”。瓦軸的ZWZ商標和軸承品牌先后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國家出口推薦品牌、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和全國商品售后服務十佳企業。
瓦軸集團 |
特別是近幾年來,瓦軸集團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歷史機遇,全力實施和推進“四個加速工程”,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按照國家重點發展的16個重大領域關鍵技術裝備的方向發展配套軸承產品,高起點、強投入地建設了“瓦軸集團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和正在建設“精密技術與制造(大連)產業園”,十大技術改造項目已全面展開,“瓦軸集團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全面投產,其軸承產品已經批量為國家十六項重點技術裝備領域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配套,全面替代進口,并開始為世界頂級企業批量供貨,其中風電轉盤軸承、重大裝備軸承等產品市場供不應求。
目前,瓦軸集團公司正全力貫徹落實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軸承產品為突破口,積極建設國家的研發中心,加快步伐進行技術改造,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積極進行資本運作和加快國內外軸承市場的整合與重組,選擇投資者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造。
發展歷程
企業初創
瓦房店軸承廠的前身,是滿洲軸承制造株式會社。蘆溝橋事變的第二年,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侵略中國的野心,實施“以戰養戰”的政策,在我國東北大規模建立機械工廠。據有關資料統計,僅1938年日本在偽滿洲國新建了200多個機械工廠。日本東洋軸承制造株式會社就是在這個時期在偽滿洲國奉天省瓦房店取得了建造滿洲軸承制造株式會社的權利。1938年開始勘探設計和籌建,1940年1月投產。
共產黨接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也隨之垮臺。人民政權尚未建立,瓦房店地區一度處于無政府狀態,滿洲軸承制造株式會社宣告倒閉,除少數工人留下護廠外,大部分職工失業。同年10月7日,東北人民自衛軍四支隊三團進駐瓦房店,清剿了復縣境內的反動武裝,成立了復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基層人民民主政權,瓦房店獲得了解放,軸承工人獲得了新生新中國成立
1950年,中國開始了國民經濟的恢復。瓦軸廠由于多年戰爭的破壞,再加之蘇軍拉走了工廠2/3的好設備,致使解放后的工廠,專業設備嚴重短缺,不配套,已無法恢復生產。當時,瓦軸廠是全國唯一的生產工業軸承的企業,要依靠國家提供專業設備恢復生產是不可能的,進口設備更辦不到。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瓦軸廠黨總支全心全意依靠軸承工人,充分發動群眾,破除迷信,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揚革命的創造精神。社會主義建設
1958年是中國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頭一年,同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要認真貫徹執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了爭取在15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于是全國上下各條戰線,提出了爭取在15年或者更短時間內在主要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于是全國上下各條戰線迅速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文革期間
瓦軸廠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內亂”嚴重。1966年下半年,原廠部機關部分群眾,張貼了瓦軸廠第一張“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從而揭開了這個廠“內亂”的序幕,同年10月,出現了“踢開黨委鬧革命”的口號,全廠各單位紛紛成立造反組織。廠黨委和生產指揮機構全面癱瘓。改革開放
粉碎“四人幫”以后,“文化大革命”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亟待恢復。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申了到20世紀末把我國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國家的根本任務,確定了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按照中央的精神,瓦軸開始了撥亂反正工作和企業恢復性整頓工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4年開始,瓦軸按照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始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與實踐,于1995年10月22日瓦軸集團公司正式掛牌,1997年又與SKF結成戰略伙伴,創立了中國軸承工業最大的合資企業—“瓦房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并大力推行大集團戰略、外向牽動戰略和科技興企戰略。在短短的幾年里連續創立了8家合資企業,企業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