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體
中文名稱:針狀組織/貝氏體
英文名稱:acicular constituent
定義:鋼在奧氏體化后被過冷到珠光體轉變溫度區間以下,馬氏體轉變溫度區間以上這一中溫度區間(所謂“貝氏體轉變溫度區間”)轉變而成的由鐵素體及其內分布著彌散的碳化物所形成的亞穩組織,即貝氏體轉變的產物。
30年代初,美國人E·C·Bain發現低合金鋼在中溫等溫下可獲得一種高溫轉變及低溫轉變相異的組織,后來人們稱之為貝氏體。
該組織具有較高的強韌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況下貝氏體組織的耐磨性明顯優于馬氏體,因此在鋼鐵材料中基體組織獲得貝氏體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貝氏體等溫淬火:是將鋼件奧氏體化,使之快冷到貝氏體轉變溫度區間(260~400℃)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貝氏體的淬火工藝,有時也叫等溫淬火。一般保溫時間為30~60min。近十年來已經開發出了低溫貝氏體,也是利用等溫淬火技術,不過等溫溫度很低,可以低至200℃以下。
貝氏體;貝茵體;bainite
又稱貝茵體。鋼中相形態之一。鋼過冷奧氏體的中溫(Ms~550℃)轉變產物,α-Fe和Fe3C 的復相組織。用符號B表示。貝氏體轉變溫度介于珠光體轉變與馬氏體轉變之間。在貝氏體轉變溫度偏高區域轉變產物叫上貝氏體(up bai-nite)(350℃~550℃),其外觀形貌似羽毛狀,也稱羽毛狀貝氏體。沖擊韌性較差,生產上應力求避免。在貝氏體轉變溫度下端偏低溫度區域轉變產物叫下貝氏體(Ms~350℃)。其沖擊韌性較好。為提高韌性,生產上應通過熱處理控制獲得下貝氏體。 上貝氏體由許多從奧氏體晶界向晶內平行生長的條狀鐵素體和在相鄰鐵素體條間存在的斷續的,短桿狀的滲碳體組成。下貝氏體由含碳過飽和的片狀鐵素體和其內部析出的微細的碳化物組成。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